为确保外语系2011级本科、2013级专升本学生毕业论文撰写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现对2015届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做出安排,具体如下:
一、组织管理与时间安排
1.成立“毕业论文工作小组”,成员包括哈红光(组长)、张哲华(副组长)、邹先道、陈平、鲁克伟、陈玉平、胡明督
2.2014年9月下旬召开2011级、2013级专升本毕业论文工作动员会;本科毕业生、指导教师全体参加,学生与导师见面,完成导师配备工作。
3.2014年10月1日前,完成毕业论文初步选题与阅读书目推荐工作;
4. 11月1日前,资料收集、阅读并确定论文题目。指导教师检查学生资料查阅、读书笔记工作。(10月8号学生外出实习期间,学生要向导师汇报资料收集情况;师范生应在教育实习期间做好与毕业论文有关的问卷调查。)
5. 11月1日—8日,审核毕业论文题目。
6. 11月9日---12月13日,下达正式毕业论文任务书,指导学生完成开题报告的初稿撰写任务。
7. 12月14日到12月底,充实资料,完成开题报告定稿,指导教师填写开题意见。
8. 2015年3月20日前,完成论文初稿。
9. 4月上旬完成中期检查。
10. 4月下旬完成二稿。
11. 5月10日前,完成毕业论文定稿。
12. 5月10日——5月20日,完成毕业论文交叉评阅。
12. 5月底前,完成毕业论文答辩工作;学生根据答辩组意见对论文做最终修改。(答辩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13. 6月10日前,指导教师按要求提交毕业论文相关材料存档。
注:学生毕业论文的所有正式存档材料由指导教师保存,最后统一提交系里。
二、对指导教师的要求
1.指导教师须依据学生实际水平和兴趣,指导学生选题,切忌给出远远超出学生水平或能力范围的论文题目;要坚持选择有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所给出的题目应结合学生专业方向与所学理论,运用所学的初步理论分析相关的语言现象,语言、社会问题;选题要符合科学研究的正确方向,应具有一定的理论性,新颖性,有创新、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或推动作用。
2. 按照日程安排与所指导的学生见面,与学生讨论选题,交待论文写作具体要求,交换联络方式等。
3. 毕业论文要强调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指导教师应及时填写《毕业论文指导日志》。
4.认真评阅、修改学生提交的论文直至达到毕业论文要求,然后对论文的选题、论点、论证过程、格式以及学生做论文过程中的表现进行整体评价,写出评语、给出成绩,成绩评定标准按学校有关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要求执行。
5.严格执行外语系毕业论文格式规范,按时收齐所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纸质版定稿,上交系办存档。
6. 指导教师应对所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格式、质量等各方面负责把关。
7. 指导教师应按照系内毕业论文工作安排的时间进度做好每一阶段工作。
三、对学生的要求
1.原则上应在专业方向内,选择自己感兴趣或能发挥自己特长的题目;选题后必须研读相关文献,了解相关研究现状、发展趋势,确定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
2.要积极主动与指导老师沟通,按照导师要求收集相关文献;文献资料查阅工作是保证论文质量的基础性工作。学生选题后要认真查阅文献资料,撰写不少于1000字的“文献综述”报告;所引用的文献原则上应有60%是近三年以来的研究成果。“文献综述”作为开题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学生能否开题的重要依据。要特别注意,文献综述必须体现文献的“综述性”,即要对相关文献归纳、分析、总结,不得出现随意罗列文献而不进行综述的现象。
3.撰写论文时应有个人的观点及体现本专业理论知识运用的特点;论文要求观点鲜明,思路清晰,论证合理,论据翔实,内容紧扣题目并能为说明主题服务;论文必须符合学术论文写作规范与要求;不抄袭、剽窃他人成果,切实保证论文质量。
4.每位学生要定期与指导教师见面,讨论论文设想与进展情况,具体时间、地点和要求由各位指导教师和被指导学生商定。
5.学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按时向指导教师提交毕业论文的各项材料。无故不提交材料者,不得参加正常毕业论文答辩。
6.学生与指导教师须共同完成的毕业论文材料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表、论文的各稿电子版与纸质版、论文复制比检测报告及论文定稿、答辩申请(注意:请自己保存好底稿,所交文稿由外语系存档,不予返回;每个学生论文的全部材料电子版必须完整地保存在一个文件夹中,文件夹名称为:姓名+专业+年级+班级+毕业论文材料)。
;
外语系 2014年9月20日